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压技术<
中试控股技术研究院鲁工为您讲解:GIS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倍频感应耐压装置(电科院)
ZSDBF-5KVA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
不仅可做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还可兼做伏安特性试验。
参考标准:DL/T 848.4-2004
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ZSDBF-5KVA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实现各种被试品的预防性交流耐压试验和交接性交流耐压试验,中试控股满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我中试控股的感应耐压试验装置采用微机控制
中试控股结合先进的变频及高速采样技术设计制造,比传统的三倍频发生器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升压、升压至设定值后自动计时、计时完成后自动降压的功能,操作极其简单。
仪器采用背光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全中文操作界面,带实时时钟和微型打印机。仪器采用一体化结构,重量轻,便于携带。
什么是感应耐压测试仪?
要求感应耐压试验前后额定工作电源下的空载电流和功耗无明显的变化。根据国家试验标准,对电力变压器及电压互感器感应试验电压大致2-3倍工作相电压考虑。
众所周知,变压器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铁芯接近饱和,若用工频电源在被试变压器绕组两端施加大于额定电压的试验电压,则空载励磁电流会急剧增加,达到不可允许的程度。变压器、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是检验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一项重要试验。
装置容量:5kW
主要特点:
ZSDBF-5KVA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实现各种被试品的预防性交流耐压试验和交接性交流耐压试验,中试控股满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
中试控股考验交联橡塑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GIS、互感器、绝缘子、发电机、开关等被试品绝缘承受各种过电压能力及容性负载的交流耐压试验。
配合高阻抗电容分压器,能直接监测一次侧的高压自动完成感应耐压试
感应耐压试验是指给变压器规定的绕组外施一电压,该电压不低于2倍的额定电源电压,频率不小于2倍低额定频率;要求在该电压按规定持续的时间内绕组无灼热、飞狐、击穿或损伤等迹象;
输入电压:AC,三相,380V±10%。
电源频率:50Hz。
输出电压:0 ~400V
输出频率:50Hz,100Hz,150Hz,200Hz(可选)。
波形畸变率:<3%。
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 、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 (见变频电源部分);
5kW/380V 1台
额定输出容量:5kW
工作电源:380±10%V(三相),工频
输出电压:0 –400V, 单相,
额定输入电流:25A
额定输出电流:25A
噪声水平 :≤50dB
重 量:约12kg;
一机多用 不仅可做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还可兼做伏安特性试验。
防止容升 配合高阻抗电容分压器,能直接监测一次侧的高压自动完成感应耐压试验。
操作简单 加压可分全自动加压和手动加压,可选30Hz~200Hz频率范围恒压输出。
保护全面 仪器具有完善的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且均可由用户设定。
显示清新 中试控股采用背光式大屏幕液晶屏,显示清晰,操作界面简单明了。
打印快速 仪器内装微型高速热敏打印机,可快速打印显示内容。
实时时钟 能记录测量的日期和时间,并在液晶屏上显示当前时间。
数据存储 可存储92组数据,存满后还可覆盖。
抗震性能 中试控股采用抗震设计,长途运输中的颠簸不会损坏仪器。
(1)离线测量电池的端电压
离线测量电池的端电压是指电池在脱离原连接线路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的DC电压档或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被测电池端电压为12V左右,最低不能低于10.5V。不足10.5V的电池即为欠压或可能已失效的电池。若这种电池在经过充电或激活充电后端电压仍达不到12V,即为失效电池。
(2)在线测量电池的端电压
在线测量电池的端电压是指在电源工作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的DC电压档或电压表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市电供电时,由于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端电压大于12V。在电池放电时,当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10.5V时,正常的电源会启动设备内的电池欠压自动保护电路,使设备自动停止供电来防止电池过度放电。若电池在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没达到规定的放电时间则说明电池容量已减少。
3.判别蓄电池的内阻和容量
质量良好的电池内阻在20~30mΩ左右,当内阻超过80mΩ时,需要对电池做均衡充电处理或活化处理。电池内阻的增大,必然伴随实际输出能量的降低,从而表现为电池的容量减小。此外,还有造成电池的容量减小其他因素,如电解液损失等。
中试控股电力讲解测试电池内阻是否增大,决不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直接测量,应采用间接测量计算的方法,实际维修时可用如下简单方法判别电池的内阻是否增大:用一节好的电池和一节怀疑内阻增大的电池做串联充电实验(如在500VA的UPS中两节12V电池串联使用)。在充电过程中同时测量对比两节电池的端电压,内阻增大的电池获得的充电电压比好电池高,充电电压差别大小反映出内阻差别的程度。若电池仅仅是容量不足,则主要表现为蓄电池供电的时间缩短。
四、科学使用蓄电池
科学使用电池就是要明确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延长电池的寿命,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1.采用正确浮充方式
在浮充状况下,采用恒压限流充电方式,浮充电压必须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在该电压下充入的电量应足以补偿蓄电池由于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因此,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会造成过充电,过低会造成充电不足。同理,其充电电流也不能过高或过低。以GFM系列蓄电池为例(其蓄电池单体电压为2V),当充电电压高于2.40V/只和充电电流大于0.01C10A 时,气体复合效率快速降低,大量析出的气体不能及时被复合而被排出,造成电池电解液逐渐干枯,电池温度也会逐渐升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在25℃ 时GFM系列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应为每只2.26 V±0.01V,充电电流应为0.005C10A。此时气体的复合效率极高,几乎达到100%,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几乎100%再复合成水,电池电解液的饱和度基本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此外,浮充电压要根据蓄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补偿,通常单只蓄电池的温度校正系数为3mV/℃。
2. 采用正确均衡充电方式
当使用中的蓄电池因市电停电等原因放电之后或在长期浮充运行中出现了落后电池(以GFM系列蓄电池为例,其电压低于2.20 V/只)时,须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其方法为初期恒流(0.1C10~0.125C10A)充至2.35V/只之后,保持2.35V/只恒压充电。对很少放电的蓄电池组,每隔三个月左右进行一次3小时率检查放电(以GFM系列蓄电池为例,以0.25 C10A放电3小时,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70V)或每个月进行一次0.1 C10A放3~4小时的浅放电。然后以0.1C10A电流充电至2.35V/只,再保持2.35V/只恒压充电20~30小时,随后转入浮充电运行。这对确认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容量的可靠性和延长电池寿命十分有利。
3. 中试控股电力讲解保证蓄电池运行温度
蓄电池的放电容量会随温度的升、降而随之增大、减小。温度升高时,蓄电池中极板受硫酸腐蚀加剧,从而使其寿命缩短。环境温度每升高10℃,电池的寿命约减小50%。浮充电压也应根据温度进行补偿,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充电电压应减小,以防止造成过充电;当环境温度低于25℃ 时,充电电压应提高,以防止充电不足。
4.防止电池过流放电
电池实际放出的容量与放电电流有关。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效率越低。例如,12V/24Ah的电池当放电电流为0.4C时,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是1小时50分,实际输出容量17.6Ah,效率为73.3%。当放电电流为7C时,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仅为20s,实际输出容量0.93Ah,效率为3.9%。所以应避免大电流放电,提高电池的效率。一般电路设计和用户选择负载,都要保证电池放电电流不超过2C。
5.防止电池深度放电
尽管小电流放电,能提高电池的效率,但是当用极小电流(小于0.05C)长时间放电时,将导致电池实际放出容量超过其额定容量,从而造成电池严重的深度放电。按厂家的数据,当电池放电深度为100%时,电池实际使用寿命约为200~250次充放电循环;放电深度为50%时,约为500~600次充放电循环。因此,在使用蓄电池时,既要避免重载过流放电,又要避免长时间轻载工作造成电池深度放电。
快速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