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电力技术<
ZSJS-I介损测试仪
现场试验注意事项
ZSJS-I介损测试仪时出现测试数据明显不合理,请从以下方面查找原因:
2、接地接触不良
接地不良会引起仪器保护或数据严重波动。应刮净接地点上的油漆和锈蚀,务必保证0电阻接地!
3、直接测量CVT或末端屏蔽法测量电磁式PT
中试控股直接测量CVT的下节耦合电容会出现负介损,应改用自激法。
用末端屏蔽法测量电磁式PT时,由于受潮引起“T形网络干扰”出现负介损,吹干下面三裙瓷套和接线端子盘即可。也可改用常规法或末端加压法测量。
4、空气湿度过大
空气湿度大使介损测量值异常增大(或减小甚至为负)且不稳定,必要时可加屏蔽环。因人为加屏蔽环改变了试品电场分布,此法有争议,可参照有关规程。
5、发电机供电
发电机供电时输入频率不稳定,可采用定频50Hz模式工作。
6、测试线
由于长期使用,易造成测试线隐性断路,或芯线和屏蔽短路,或插头接触不良,用户应经常维护测试线;
测试标准电容试品时,应使用全屏蔽插头连接,以消除附加杂散电容影响,否则不能反映出仪器精度;
自激法测量CVT时,非专用的高压线应吊起悬空,否则对地附加杂散电容和介损会引起测量误差。
7、工作模式选择
接好线后请选择正确的测量工作模式(正、反和CVT),不可选错。特别是干扰环境下应选用变频抗干扰模式。
8、试验方法影响
由于介损测量受试验方法影响较大,应区分是试验方法误差还是仪器误差。出现问题时可首先检查接线,然后检查是否为仪器故障。
9、仪器故障
用万用表测量一下测试线是否断路,或芯线和屏蔽是否短路;输入电源220V过高或过低;接地是否良好。
用正、反接线测一下标准电容器或已知容量和介损的电容试品,如果结果正确,即可判断仪器没有问题;
拔下所有测试导线,进行空试升压,若不能正常工作,仪器可能有故障。
启动CVT测量后测量低压输出,应出现2~5V电压,否则仪器有故障
性能特点
1、具备CVT的自激法测试,一次接线,同时测量C1、C2的电容和tgδ。
2、具有反接线低压屏蔽功能,在CVT母线接地情况下,对C11可进行不拆线10kV反接线介损测量。
3、具有外施电压和外加CN的测量功能。
4、ZSJS-I介损测试仪测量准确度高,可满足油介损测量要求,因此只需配备标准油杯,和专用测试线即可实现油介损测量。
5、采用变频技术来消除现场50Hz工频干扰,即使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也能测得可靠的数据。
6、过流保护功能,在试品短路或击穿时仪器不受损坏。
7、内附标准电容和高压电源,便于现场测试,减少现场接线。
8、仪器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测试过程通过汉字菜单提示操作。
技术指标
(1)准确度:Cx:±(读数×0.5%+1pF)
tgδ:±(读数×1%+0.00040)
(2)抗干扰指标:变频抗干扰,在200%干扰下仍能达到上述准确度
(3)电容量范围:内施高压: 3pF~60000pF/10kV 60pF~1μF/0.5kV
外施高压: 3pF~1.5μF/10kV 60pF~30μF/0.5kV
分辨率: 最高0.001pF,4位有效数字
(4)tgδ范围:不限,分辨率0.001%,电容、电感、电阻三种试品自动识别。
(5)试验电流范围:10μA~5A
(6)内施高压:设定电压范围:0.5~10kV
最大输出电流:200mA
升降压方式:连续平滑调节
电压精度:±(1.5%×读数+10V)
电压分辨率:1V
(7)外施高压:正接线时最大试验电流1A,工频或变频40~70Hz
反接线时最大试验电流1A/10kV,工频或变频40~70Hz
(8)CVT自激发低压输出:输出电压3~50V,输出电流3~30A
(9)测量时间:约40s,与测量方式有关
(10)输入电源:180V~270VAC,50Hz/60Hz±1%,市电或发电机供电
(11)环境湿度:-10℃~50℃
(12)相对湿度: <90%
(13)外形尺寸:435×340×340mm2
(14)重 量:31 kg(不含线包)
ZSJS-I介损测试仪介质损耗测量的意义和方法
一.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 有何意义?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或简称介损。测量介质损耗因数是一项灵敏度很高的试验项目,它可以发现电力设备绝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以及小体积被试设备贯通和未贯通的局部缺陷。例如:某台变压器的套管,正常tg 值为0.5%,而当受潮后tg 值为3.5%,两个数据相差7倍;而用测量绝缘电阻检测,受潮前后的数值相差不大。
由于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对反映上述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在电工制造及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介损测试《规程》都作了规定。
二.当前国内介损测试仪的现状及技术难点?
介损测试仪的技术发展很快,以前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QS1西林电桥正被智能型的介损测试仪取代,新一代的介损测试仪均内置升压设备和标准电容,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数据准确、试验结果读取方便等特征。虽然目前介损测试技术发展很快,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在很多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干扰能力
由于介质损耗测试是一个灵敏度很高的项目,因此测试数据也极易受到外界电场的干扰,目前介损测试仪采取的抗干扰方法主要有:倒相法、移相法、异频法等。虽然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下解决干扰的问题,但当外界干扰很强的情况下,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2)反接法的测试精度问题
现场很多电力设备均已接地,因此必须使用反接法进行检测,但反接时,影响测试数据的因素较多,往往数据会有很大偏差,特别是当被试品容量较小(如套管),高压导线拖地测试时(有些介损测试仪所配高压导线虽能拖地使用,但对地泄漏电流较大),会严重影响测试的准确度。
三.什么是“全自动反干扰源”,与其它几种抗干扰方法相比有何特点?
所谓“全自动反干扰源”,即仪器内部有一套检测装置,能检测到外界干扰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将相关信息传送给CPU,CPU输出指令给“反干扰源控制装置”,该装置会在仪器内部产生一个和干扰信号幅值相同但相位相反的“反干扰信号”,与“干扰信号”叠加抵消,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由于在整个测试过程,“反干扰源”自动产生,用户无需干预,我们称之为“全自动反干扰源”。
四.传统的抗干扰方法主要有倒相法、移相法、异频法等,其工作原理如何?
1、倒相法
将仪器工作电源正、反两次倒相测试,将两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达到抗干扰目的,该方法在外界干扰很弱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效果。
2、移相法
思路缘于“倒相法”,只是将工作电源倒相改为移相至干扰信号相位相同而达到减弱干扰影响的目的,实践表明,在干扰强烈的情况下,数据仍然偏差较大。
3、异频法
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工作电源的频率不是50Hz,即与工频不同,这样采样信号为两个不同频率信号(测试电流和干扰电流)的叠加,通过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对信号滤波,衰减工频信号,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优于“倒相法”和“移相法”,但在一些特定场合下,由于干扰影响,数据仍有偏差,甚至出现负值。另外,由于其自身原理特点存在几个方面的矛盾:
(1)频率的选择问题:频率与工频越接近,抗干扰能力越弱,但等效性越好;频率与工频越远,抗干扰能力越强,但等效性越差。
(2)中试控股为了增强等效性,有的仪器使用了“双变频”,即可选用两种频率进行测试,比如40Hz和60Hz,但问题是两种频率测试结果不一致怎么办?只作简单的平均处理能与工频等效吗?
(3)模拟滤波器均存在相移问题,固定的相移可由计算机补偿,但当温度等条件变化引起相移特性发生变化后,就会严重影响介损值的测试结果。
上一篇:ZSBC-V变比测试仪
下一篇:ZSKC-II开关特性测试仪
快速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