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压技术<
中试控股技术研究院鲁工为您讲解:变频谐振试验仪(中试推荐)
ZSBP-540kVA/270kV变频谐振试验装置
试验数据保存,可即时打印试验数据,也可将数据保存以备下次打印。
参考标准:DL/T 849.6-2016,DL/T 474.4-2018
变频谐振试验装置: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采用了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组成部分:变频电源主机、激励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分压器、补偿电容器、测试附件组成。元器件(纯进口):功率器件:德国英飞凌,模块:日本富士IGBT,芯片:英特尔等
技术参数及功能描述
设备遵循标准
为了防止电击,接地导体必须与地面相连。在与本产品输入或输出终端连接前,应确保本产品已正确接地。
数据查询功能,根据试验日期查询以往的试验数据。
采用了专用的SPWM数字式波形发生芯片,频率分辨率16位,在20~300Hz时频率细度可达0.1Hz;采用了正交非同步固定式载波调制方式,确保在整个频率区间内输出波形良好;功率部分采用了先进的IPM模块,在小重量下确保仪器稳定和安全。
1、技术参数
? 输入电源:
电压: 380/220V±10%
频率: 45/65Hz
? 输出电压:0-500V;
? 输出波形:正弦波
? 频率调节范围:30-300Hz
? 频率分辨率:0.01Hz
? 频率稳定度:0.1%
? 频率步进值:5Hz,1Hz,0.1Hz,0.01Hz
? 电压分辨率:0.1kV
? 电压测量精度:1.5%
? 电压步进值: 1%,0.5%,0.1%,0.01%
? 运行连续工作时间:60分钟
2、功能描述
变频电源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 波形为脉宽电压调节的方波。
? 内部由ARM控制,操作功能得到优化,操作简单。
? 自动扫频,寻找谐振点.频率范围30-300Hz,可设置扫频范围,扫频最大耗时40秒钟(全频扫), 频率分辨率0.01Hz。
? 自动试验,用户可设置试验程序,试验程序分为5段,系统自动按设置的程序完成试验过程。
? 耐压时自动跟踪电压,电压正常波动时自动调整电压到目标电压,异常波动时提示用户电压异常波动,由用户根据试验情况进行操作。
? 实时显示试验状态,用户可根据试验状态进行相应操作。
? 强大的保护功能: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闪络保护,过热保护,高压异常保护,软/硬件同时保护,确保安全。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T8564――2003
《高压谐振试验装置》 DL/T 849.6—2004
《电抗器》 GB10229.88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1996
《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 IEC358(1990)
注意所有终端的额定值:为了防止火灾或电击危险,请注意本产品的所有额定值和标记。在对本产品进行连接之前,请阅读本产品使用说明书,以便进一步了解有关额定值的信息。
在有可疑的故障时,请勿操作:如怀疑本产品有损坏,请本公司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切勿继续操作。
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
请勿在易爆环境中操作
保持产品表面清洁和干燥
一、较宽频率范围
类是较宽频率范围,30-300Hz、20-300Hz、1-300Hz。国际大电网会议第21/09工作组发布的《试验导则》,建议频率范围为30-300Hz。但实际上更低一些频率也具有较好地等效性。IEC60840和IEC62067标准草案(2001年和2000年)就规定可采用20-300Hz。
二、工频范围
第二类为工频范围,45-65Hz,45-55Hz。国际上工业频率主要指50Hz和60Hz两种,故IEC标准规定对高压绝缘的工业试验频率范围为45-65Hz,在我国额定工频为50Hz。GB/T 16927.1-1997规定工频试验频率范围为45-55Hz。
也有观点认为,工频电力电缆的试验电压也必需是工频。针对此问题应该着重说明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目的在于发现绝缘缺陷的能力来定的。在不同的频率下只要绝缘内部介质电压分布相同,又有基本相同的检出绝缘故障的能力,就能达到试验的目的。因此即使选用比工频范围更宽的频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接近工频范围
第三类为接近工频范围,35-75Hz。国外曾对正常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样品,在不同频率下进行击穿试验。结果表明在频率为35-75Hz时击穿电压均落在可致信度95%之内,因此有观点赞成试验电压频率选在35-75Hz,也较为靠近运行电压频率50Hz。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测试结果是对正常绝缘做的击穿试验。而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所采用的试验电压值是偏低的,它只能击穿有缺陷的绝缘弱点(机械损伤、水树枝、终端头或接头盒应力铁椎施工或用料错误,等等),完全不足以击穿电缆本体的正常绝缘。可见两种试验的目的和工作机理均不相同。似乎没有必要将正常击穿35-75Hz的击穿特性“延伸”应用到检测绝缘缺陷方面。电力工作者在选择串联谐振(别称串联谐振耐压装置)时,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还是有非常多的事项需要去了解,才能够保证自己所选择的串联谐振特别好用,那么串联谐振哪个公司比较好呢?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区别1
从负载谐振方式划分,可以为并联逆变器和串联逆变器两大类型,下面列出串联逆变器和并联逆变器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其比较:
串联逆变器和并联逆变器的差别,源于它们所用的振荡电路不同,前者是用L、R和C串联,后者是L、R和C并联。
(1)串联逆变器的负载电路对电源呈现低阻抗,要求由电压源供电。因此,经整流和滤波的直流电源末端,必须并接大的滤波电容器。当逆变失败时,浪涌电流大,保护困难。
并联逆变器的负载电路对电源呈现高阻抗,要求由电流源供电,需在直流电源末端串接大电抗器。但在逆变失败时,由于电流受大电抗限制,冲击不大,较易保护。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区别2
(2)串联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恒定,输出电压为矩形波,输出电流近似正弦波,换流是在晶闸管上电流过零以后进行,因而电流总是超前电压一φ角。
并联逆变器的输入电流恒定,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输出电流为矩形波,换流是在谐振电容器上电压过零以前进行,负载电流也总是越前于电压一φ角。这就是说,两者都是工作在容性负载状态。
(3)串联逆变器是恒压源供电,为避免逆变器的上、下桥臂晶闸管同时导通,造成电源短路,换流时,必须保证先关断,后开通。即应有一段时间(t )使所有晶闸管(其它电力电子器件)都处于关断状态。此时的杂散电感,即从直流端到器件的引线电感上产生的感生电势,可能使器件损坏,因而需要选择合适的器件的浪涌电压吸收电路。此外,在晶闸管关断期间,为确保负载电流连续,使晶闸管免受换流电容器上高电压的影响,必须在晶闸管两端反并联快速二极管。
并联逆变器是恒流源供电,为避免滤波电抗Ld上产生大的感生电势,电流必须连续。也就是说,必须保证逆变器上、下桥臂晶闸管在换流时,是先开通后关断,也即在换流期间(tγ)内所有晶闸管都处于导通状态。这时,虽然逆变桥臂直通,由于Ld足够大,也不会造成直流电源短路,但换流时间长,会使系统效率降低,因而需缩短tγ,即减小Lk值。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区别3
(4)串联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必须低于负载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即应确保有合适的t 时间,否则会因逆变器上、下桥臂直通而导致换流的失败。
并联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必须略高于负载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以确保有合适的反压时间t ,否则会导致晶闸管间换流失败;但若高得太多,则在换流时晶闸管承受的反向电压会太高,这是不允许的。
(5)串联逆变器的功率调节方式有二:改变直流电源电压Ud或改变晶闸管的触发频率,即改变负载功率因数cosφ。
并联逆变器的功率调节方式,一般只能是改变直流电源电压Ud。改变cosφ虽然也能使逆变输出电压升高和功率增大,但所允许调节范围小。
(6)串联逆变器在换流时,晶闸管是自然关断的,关断前其电流已逐渐减小到零,因而关断时间短,损耗小。在换流时,关断的晶闸管受反压的时间(t +tγ)较长。
上一篇:谐振测试仪(中试推荐)
下一篇:变频谐振耐压仪(中试推荐)
快速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