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压技术<
中试控股技术研究院鲁工为您讲解:35kV倍频感应检测装置(中试大厂)
ZSDBF-5KVA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
不仅可做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还可兼做伏安特性试验。
参考标准:DL/T 848.4-2004
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ZSDBF-5KVA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实现各种被试品的预防性交流耐压试验和交接性交流耐压试验,中试控股满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我中试控股的感应耐压试验装置采用微机控制
中试控股结合先进的变频及高速采样技术设计制造,比传统的三倍频发生器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升压、升压至设定值后自动计时、计时完成后自动降压的功能,操作极其简单。
仪器采用背光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全中文操作界面,带实时时钟和微型打印机。仪器采用一体化结构,重量轻,便于携带。
ZSDF多倍频电源试验装置输出即为正弦波,波形失真度小,波形畸变率 <3%。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变频电源装置,脉宽调制型变频电源输出为方波,输出经过波形整形而成的正弦波。
多倍频电源试验装置体积小,波形好,装配方便,操作简便。多倍频电源试验装置的核心组件——变频电源柜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控制,全中文菜单显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保护迅速可靠,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
多倍频电源试验装置虽安装操作简便,但误操作仍会引起意外事故。因此在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以免对被试品及试验装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装置容量:5kW
变压器和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是中试控股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一项重要试验。变压器绕组的匝间,层间,段间及相间的纵绝缘感应耐压试验,则是变压器绝缘试验中的重要项目。
纵绝缘试验需要通过倍频电源装置,施加试验电压,进行耐压试验。
PT绕组的匝间、层间、段间及相间的纵绝缘感应耐压试验,则是PT绝缘试验中的重要项目,纵绝缘试验需通过变频电源装置施加试验电压,进行耐压试验。对PT进行感应耐压试验可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电子式多倍频发生器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仪器核心部分使用变频调节器,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试验数据更加精确。仪器的其他功能,比如参数预置、保护设置、频率选择、电压调节控制等也都全部采用数字控制技术,使得实验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更高效。
仪器内部为计算机控制,存储容量可达3200组试验数据。并且采用触摸式操作方式,配备热敏打印机进行数据打印功能。除此之外,仪器的外置LC滤波回路,可以保证波形畸变率在指标范围内。外置带抽头的补偿电感,以补偿被试设备的电容电流,提高装置的带负载能力。
ZSDBF-5KVA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实现各种被试品的预防性交流耐压试验和交接性交流耐压试验,中试控股满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
中试控股考验交联橡塑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GIS、互感器、绝缘子、发电机、开关等被试品绝缘承受各种过电压能力及容性负载的交流耐压试验。
配合高阻抗电容分压器,能直接监测一次侧的高压自动完成感应耐压试
输入电压:AC,三相,380V±10%。
电源频率:50Hz。
输出电压:0 ~400V
输出频率:50Hz,100Hz,150Hz,200Hz(可选)。
波形畸变率:<3%。
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 、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 (见变频电源部分);
5kW/380V 1台
额定输出容量:5kW
工作电源:380±10%V(三相),工频
输出电压:0 –400V, 单相,
额定输入电流:25A
额定输出电流:25A
噪声水平 :≤50dB
重 量:约12kg;
电压互感器(PT)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中试控股感应耐压试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一项重要试验。
1.1 测量方法
中试控股技术博士为您解答:测量直流电阻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出设备的导电回路有无接触不良、焊接不良、线圈故障及接线错误等缺陷。在中、小型变压器的实际测量中,大多采用直流电桥法,当被试线圈的电阻值在1欧以上的一般用单臂电桥测量,1欧以下的则用双臂电桥测量。在使用双臂电桥接线时,电桥的电位桩头要靠近被测电阻,电流桩头要接在电位桩头的上面。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线圈的电阻值,将电桥倍率选钮置于适当位置,将非被测线圈短路并接地,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充电,待充足电后按下检流计开关,迅速调节测量臂,使检流计指针向检流计刻度中间的零位线方向移动,进行微调,待指针平稳停在零位上时记录电阻值,此时,被测线圈电阻值=倍率数×测量臂电阻值。测量完毕,先开放检流计按钮,再放开电源开关。
1.2 注意事项
中试控股技术博士为您解答:在测量过程中,除要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程和设备试验规程外,还要特别注意:
1)在线圈温度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测量,要求变压器油箱上、下部的温度之差不超过3℃;
2)由于变压器线圈存有电感,测量时的充电电流不太稳定,一定要在电流稳定后再计数,必要时需采取缩短充电时间的措施;
3)尽量减少试验回路中的导线接触电阻,运行中的变压器分接头常受油膜等污物的影响使其接触不良,一般需切换数次后再测量,以免造成判别错误。
2 测量结果分析
2.1规范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三相变压器应测出线间电阻,有中性点引出的变压器,要测出相电阻;带有分接头的线圈,在大修和交接试验时,要测出所有分接头位置的线圈电阻,在小修和预试时,只需测出使用位置上的线圈电阻。由于变压器制造质量、运行单位维修水平、试验人员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测量接线方式的不同,测出的三相电阻值也不相同,通常引入如下误差公式进行判别
△R%=[(Rmax-Rmin)/RP]×100%
RP=(Rab +Rbc +Rac )/3
式中 △R%――――误差百分数
Rmax――――实测中的大值(Ω)
Rmin――――实测中的小值(Ω)
RP――――三相中实测的平均值(Ω)
规范要求,1600K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线圈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下的变压器,各相线圈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本次测量值与上次测量值相比较,其变化也不应大于上次测量值的2%。
2.2 有关换算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一定要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如果温度不同,则要按下式换算至20℃时的电阻值
R20℃=RtK, K=(T+20))/(T+t)
式中 R20℃――――20℃时的直流电阻值(Ω)
Rt――――t℃时的直流电阻值(Ω)
T――――常数(铜导线为234.5,铝导线为225)
t――――测量时的温度
为了确定缺陷所在的相别,对于无中性点引出的三相变压器,还需将测得的线间电阻换算成每相电阻。设三相变压器的可测线间电阻为Rab、Rbc、Rac,每相电阻为Ra、Rb、Rc,当变压器线圈为Y型联接时,相电阻为
Ra=(Rab+Rac-Rbc)/2
Rb=(Rab+Rbc-Rac)/2
Rc=(Rac+Rbc-Rab)/2,如果三相平衡,相电阻等
于0.5倍线电阻;当变压器线圈为△型联接,且a连y、b连z、c连x时,
Ra=(Rac-RP)-RabRbc/(Rac-RP)
Rb=(Rab-RP)-RacRbc/(Rab-RP)
Rc=(Rbc-RP)-RabRac/(Rbc-RP)
当变压器线圈为△型联接,且a连z、b连x、c连y时,
Ra=(Rab-RP)-RacRbc/(Rab-RP)
Rb=(Rbc-RP)-RabRac/(Rbc-RP)
Rc=(Rac-RP)-RabRbc/(Rac-RP)
式中RP=(Rab+Rbc+Rca)/2,如果三相平衡,相电阻等于1.5倍线电阻。
快速跳转